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灸有温经通络、补中益气、温阳补气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说明
1、艾灸总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那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2、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
1、使用艾条直接灸。(艾条需要人工拿持,容易累,没法坚持,在家庭中操作有所不便)
2、使用艾灸贴!(强烈推荐!方便、安全!),看着电视就能灸,基本无需别人协助,节省人工,还舒服,便于长期坚持!
代理guimimianbao07
艾灸的注意事项
1.孩子和老人艾灸?
孩子艾灸时,由于年龄的不同,治疗的穴位和时间都有严格把控,所以我们建议孩子艾灸需咨询。而老人呢,到多大年纪都可以艾灸,因为艾灸是扶阳的,是给我们身体加油的,老年人正值夕阳西下时,所以老年人一般都可以进行各种手法的艾灸保健与治疗。
2.酒后禁灸
艾灸是活血化瘀的,可以让气血很快充盈起来,然后贯穿到我们全身,补充气血。如多酒后艾灸,那么酒精的浓度就会随着艾灸快速进入我们的身体,循经走穴,这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伤害,所以大家要记住,酒后禁灸。
3.过饥过饱不宜灸
过饥状态下,要适当吃点东西,因为艾灸时气血循环比较快,过饥状态下,容易造成心慌,严重时会引起晕灸;过饱状态下,气血都集中在胃里,此时艾灸调动气血会比较慢,所以过饱时不要艾灸,一般饭后半小时再灸。
4.过度运动后不宜灸
但是相反,在艾灸后可以马上进行体育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汗腺帮助把病排出去,这样效果非常好。此时,艾灸还是在高速运化过程中,运动排汗可以加速病邪往外排,所以艾灸后加强运动的效果是极好的。
5.经期慎灸
经期艾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介绍,如果自己擅自艾灸,有可能会加大经量,从而导致失血过多;但如果在医生指导下艾灸,那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借着经期排血,可以帮助体内排出垃圾、血块等。如果你的经量很少,那么在经期艾灸正好可以加大经量,以排除经络的瘀阻,调和任冲二脉。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1、穴位艾灸顺序: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就阴阳而言,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12、在临床上艾灸时,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同时艾灸某两个穴位的问题上,一般没有什么限制。
1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14、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
15、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在艾灸的时候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如同给艾灸撤火。
16、备孕期刚灸后就不适合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17、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18、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19、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再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20、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食物。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素。
21保暖:艾灸后不论冬夏,都要注意对刚做过艾灸的穴位进行保暖,如即使在夏天,刚灸完足三里,也不要立刻穿着短裤外出,尤其是外面有风或雨天潮湿,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穴脉。
艾灸后常见反应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11、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2、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身体内的寒湿重的人在所灸部位会有小面积水。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所灸部位只是出汗。
艾灸常用穴位
内科艾灸篇
感冒
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
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
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
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
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
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
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
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
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
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
关元,太溪
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
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
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
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
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
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
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
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
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
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
1,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
2,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妇科艾灸篇
月经不调
中极,太溪,关元
月经后期
关元,三阴交,气海
痛经
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
闭经
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
经期头痛
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
带下病
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
慢性盆腔炎
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乳腺增生病
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
乳腺炎
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
功能性子宫出血
神阙,隐白
子宫脱垂
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
子宫肌瘤
气海,关元,子宫
子宫位置异常
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
性冷淡
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不孕症
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习惯性流产
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
妊娠呕吐
中脘,足三里,内关
胎位不正
至阴(小脚趾),足三里
产后腹痛
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产后少乳
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
更年期综合症
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