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胆结石”是单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医学上叫胆囊结石。发生在肝内外胆管里的结石,我们一般称为胆管结石,我们下次再讨论讨论胆管结石。
胆囊和肝脏在人的大体位置。
这些年,网络上流行“不吃早饭,导致生胆囊结石“的文章,在一些官方大媒体上,也有不少这类文章。
不吃早饭,真的是女孩形成胆囊结石的原因吗?
今天,我们就从发病机制上,来说说胆囊结石的形成原理。
胆囊结石成分主要以胆固醇为主,当然也有色素结石和同时含有色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的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脂类代谢、成核时间、胆囊运动功能、细菌基因片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有文献报告:胆石病成因中遗传因素占25%,独立环境因素占62%,共同环境因素占13%。
大量的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形成不仅有多种生物学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目前,医学界比较一致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胆汁胆固醇过饱和。
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原因。
胆囊结石的形成包含以下三个连续性步骤: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在促核形成因素作用下聚集并逐渐形成结石,其中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结石形成的前提条件。
当胆固醇的量超过胆盐磷脂-胆固醇混合“微胶粒”的缓冲能力时,过量的胆固醇只能以“磷脂-胆固醇泡”的形式溶于胆汁中,泡相胆固醇是形成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核心成分,即致石胆固醇。
我们的有些生活习惯,如吃太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多食动物内脏、这些生活习惯,会增加血液里的胆固醇浓度,导致肝脏摄取胆固醇增加,有些人会影响到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胆固醇浓度增加,这样就容易患胆囊结石。
饮酒会损害肝脏,导致胆汁里面的胆固醇出现异常。
肥胖导致血液里和肝脏能够摄取的胆固醇太多,这些都是影响到胆固醇浓度的因素。
2.胆道流体动力学改变,最终的后果是导致胆汁淤积。
一些因素将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进而胆囊胆汁排出动力受挫而胆汁淤积。胆汁淤积使含过量胆固醇的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沉积在胆囊黏膜表面,并刺激胆囊黏膜分泌过量糖蛋白,而糖蛋白有助于胆固醇结晶的堆积、浓聚成核;同时,它又抑制胆管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胆汁淤积,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不进早餐或不能按时进餐,是造成胆汁淤积的原因之一。但是,大多数人的胆汁淤积,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胆汁淤积并不是进食,排空胆汁那么简单,限于科普文章,本文不再展开说了。
不进早餐或不能按时进餐,在胆汁淤积这一步,和多种致病因素协同作用,长期作用的结果,才能形成胆囊结石的作用上。
不吃早饭在形成胆囊结石的占比重并不大。不可能达到30%到40%。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我们提倡全民吃早饭,不就可以减少三成以上的胆囊结石患者了吗?
文献报道,非洲一些部落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是常年不吃早饭的人群,他们中的胆囊结石发病率也不高。
而我国的新疆,比如,我去过做过一年半医生的温宿县,那里人大多数得吃早饭,因为劳动强度大,不吃早饭,人去干活根本受不了,但是新疆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远超内地。
可见,不吃早饭在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成核与抗成核因子。就是怎么才能把溶解在胆汁里的胆固醇形成结石,这个和水汽形成雪花一样,要有个核才能形成。
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其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同样处于过饱和状态,却无胆固醇单水结晶及胆结石形成。
这表明虽然过饱和的胆固醇是胆结石形成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需要有其他“促成核因子”,胆固醇结晶才会大量析出。
成核指胆汁中溶解状态的胆固醇形成胆固醇单水结晶的过程。胆汁出现胆固醇结晶的速度受胆汁中促成核和抗成核因子之间动态平衡的影响。
目前已从胆汁中分离出许多种作用不同的蛋白类物质(如黏液性糖蛋白等)有促成核用。除蛋白质外,钙离子和胆红素也有促成核活性作用。
4.胆道炎症与结石
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实验验证了细菌在胆固醇结石中的存在及其作用。部分学者提出细菌源性物质可能直接参与或改变人体免疫代谢产物间接促进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所以,长期的不清洁饮食,会导致容易患上胆囊结石。
5.寄生虫与胆囊结石
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蛔虫或蛔虫卵可作为胆囊结石的核心,因此,认为寄生虫在胆囊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仅次于蛔虫的华支睾吸虫,也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不过以虫卵致石为多见。
虫卵在胆囊内主要引起以下两方面改变:即胆汁成分改变和胆囊黏膜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不仅虫卵可分泌黏液,其还可刺激胆囊黏膜黏液的高分泌。同时,虫体寄生于胆囊内,破坏黏膜上皮,利于细菌在胆道繁殖,从而促进结石形成。
另外,有研究指出肝包虫病与胆囊结石形成有密切关系,这与包虫囊肿压迫胆道造成梗阻,并继发感染和损伤肝功能有关。
6.遗传因素。
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认为,胆石病的危险因素有5F:即Female(女性)、Fatty(肥胖)、Forty(40岁)、Fertile(多产妇)和Family(家族史),其中家族史表示胆石症有家族聚集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约占胆石症成因的25%,胆石症的遗传具有多基因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延迟遗传、异质性遗传的特点,部分还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主要与胆汁胆固醇的高分泌、成核以及胆囊动力缺陷三方面有关。因此与体内脂质代谢以及胆囊动力密切相关的基因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有45个胆石病候选基因在小鼠模型和人类染色体定位。(具体分离不再一一列出。)
7.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所致高脂蛋白血症、多元醇代谢异常、机体内多种蛋白质在高血糖状态时经非酶氧化生成AGFs,以及自由基增加等造成全身多脏器的损伤,特别是肝脏、胆囊、肠道以及控制神经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造成胆汁酸质和量的改变,胆汁酸、磷脂、胆固醇的比值异常,促成石因素增加,胆囊运动障碍等,使糖尿病易并发胆石症。
(2)肝炎肝硬化:胆囊黏膜HBV侵犯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黏膜上皮受到破坏,修复与损伤过程中黏液糖蛋白的分泌不断增加,同时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易发感染和内*素血症,而且雌激素、孕激素的灭活率减低,胆汁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致胆囊结石危险性增大。
8.其他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胆石症发病的危险性还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A、饮食因素:包括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多食动物内脏、不进早餐或不能按时进餐、节食减肥、长期低脂饮食、素食、饮食不卫生、长期服用人参。特别要强调的是,其中节食减肥、长期低脂饮食、素食、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异常降低,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不够,那会导致胆囊色素型结石。
B、生理因素:包括体重指数≥25、女性多孕次、绝经。
C、行为因素:包括长期大量饮酒、饮水过少、长期禁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口服避孕药等;
D、胆囊及基础疾病史:包括胆道蛔虫病、胆囊炎、胆石症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和冠心病等。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吃早饭,在众多导致患胆囊结石的因素中,只是起了胆汁淤积浓缩的作用,在胆囊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小。
说完了这些,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来预防胆囊结石吧!今天,我就一一对照胆囊结石的形成机制,来提出预防的方法。
A、最关键,是投胎要有技术。有个优秀遗传素质的爹妈,是预防胆囊结石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别笑,你没法选择,可是你妈妈,你爸爸可以选择啪啪和结婚的对象啊。B、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包括胆道蛔虫病、胆囊炎、胆石症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和冠心病。C、积极运动减肥,控制体重。包括体重指数≥25的人,需要运动减肥。肥胖是胆囊结石的致病原因,但是,减肥过快,也会使人患胆囊结石。有学者认为,每周减轻体重0.5公斤,也就是一个月减肥2公斤,是安全的。D、改变不科学的饮食习惯,这些坏习惯包括:吃太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多食动物内脏、不进早餐或不能按时进餐、节食减肥、长期低脂饮食、素食、饮食不卫生、长期服用人参。我特别强调,吃太荤太素,都会患胆囊结石。E、改变我们的日常行为因素:不要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每人的饮酒,折合白酒大约一两,啤酒毫升为限度。每天饮水起码要毫升。不要长期禁食。体力活动过少者,要积极运动锻炼身体。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者,尽量不要用口服避孕药。
有些人一辈子到老都要胆囊结石,也没有什么事情。
有些人,胆结石会引起胆囊发炎,痛起来真的会要人命!
这是为什么呢?
胆囊结石症状每个人不同,有人完全没感觉,体检才发现有胆结石。
也有人会闷痛,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好。若是结石刮伤胆囊或掉到胆管内造成发炎,会引发右上腹部剧痛,感觉右上腹部揪在一起,引发恶心呕吐,甚至痛觉会延伸到右上臂和右上肩去。
这种病人在医师触诊、用手压右上腹部时会痛不欲生,因为胆囊发炎胀大,一吸气肝脏会向下腹部移动,用手压迫在富有上腹部就会直接接触到胆囊,产生剧痛。
由于胆囊发炎,有的病人会发烧或畏寒,甚至会出现*疸,也就是脸色变*,巩膜(眼白)变*。一旦总胆管被胆囊里掉入胆总管的结石完全阻塞时,小便颜色呈茶褐色,大便颜色呈灰白色,一定要赶快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病人就医时,医师会运用B超、CT、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道胰脏造影、经皮穿肝胆道造谣、T型管胆管摄影、术后胆道纤维镜,加以确诊是否患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你知道为什么胆囊会发炎吗?为什么胆囊炎发作大多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或者劳累后?
胆汁在肝脏内产生,送到胆囊内贮存,在进食后,胆汁从胆囊内挤压出来,经由胆总管送到十二指肠去消化脂肪。
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会强烈收缩排出胆汁,这个时候,如果胆囊结石堵塞了胆囊管,胆囊内的胆汁不能排出的时候,胆汁里有少量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就容易引起胆囊炎。人在疲劳以后,抵抗力会下降,也容易感染。
胆囊结石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或者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就是说,只要发作过一次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切除。
儿童无症状胆囊结石,原则上都不要手术。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预防性手术切除,可以定期复查。其中70%的人,终身不需要手术。他们中,有30%的人一生中会出现症状或者并发症而需要手术。所以,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只要符合下面任何一条情况,就需要手术。
A、结石数量多以及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因为结石太大,会不断刺激胆囊壁,导致癌变。B、胆囊壁钙化或者瓷性胆囊。这种胆囊已经没有功能了,只会带来危害。C、无症状胆囊结石伴有胆囊息肉,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息肉可能会有癌变,所以要手术切除。D、胆囊壁厚度大于3毫米。说明有慢性胆囊炎,而且胆囊已经没有用了,会反复发炎。
最后,我们来谈谈,中药可以可排除胆结石、净化肝脏吗?
在微博上,前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曾经发过微博,晒他的中药排胆囊结石。
刘维忠的微博截图。
“肝胆排石法”是认为胆结石病人短时间摄取大量油脂,利用大量油脂促进分泌胆汁,增加胆囊的收缩挤压,可把结石排出。
也有人提倡喝苹果汁,再喝50~80毫升橄榄油,号称可把胆结石排出。
临床上,这些方法都无效,早年B超不普遍,有人解出绿色东西以为是结石,现在利用B超检查,病人这样做完再复诊检查,胆囊结石通通在,一颗不少。
使用该方法的病人排出绿色团状物,可能是苹果汁和油和胆汁混合形成,並不是结石。
更何况,胆囊管只有0.1~0.2公分,超过这个大小的石头不可能排出,这样做反而可能使胆囊结石被挤压到胆囊管,增加胆囊急性发炎的危险。
大家千万不要随便使用刘维忠的办法去“肝胆排石”。
胆囊切除后,胆囊的功能由胆管来代偿,一般人不会影响消化功能。至于刘维忠说的:“*帝内经说胆是平衡之官,负责十一脏的协调平衡。割了胆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消化功能,尽量留着它。”更是无稽之谈。刘维忠把中医的“胆”的概念等同于西医的胆囊,极为可笑。
我遇见过一个胆囊结石的病人,看了刘维忠的微博后,依样画葫芦,去做“肝胆排石”。结果诱发急性胆囊炎。
最后,我要强调,千万不要使用所谓“肝胆排石”的方法来治疗胆囊结石!
白衣山猫
求打赏,买猫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