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医为民写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1#

大医为民——写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


新华北京9月15日电( 周婷玉)大医为民是北京协和医院自1921年9月16日建院以来绵亘不变的精神。


  90年不曾停歇的努力:满足病人需要是“协和”永恒的目标


  曾几何时,无论寒暑,北京协和医院的挂号“长龙”都是“东单一景”。“看病难”因此有了一个形象代称——“全国人民上协和”。


  “看上病”是病人的第一需要,也是协和的一大“难题”,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最大接诊量为2000人的门诊,每天却要接待至少8000名患者。在这样“超负荷”状态下,协和从来没有放弃努力。


  “没想到这么晚还能挂上号。”2011年9月6日下午4点多,一名患者拿着片子来到骨科医生邹雄飞的诊室前。这得益于2010年年底骨科开始推行的主治医师不限号制度,只要在当天下午4点之前到患者都能挂上号。


  原来主治医师每天看40个号,不限号后每天要看近60个号甚至近百个,有时到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这不仅可以使患者能尽早看上病,疑难重症患者也可尽快转诊给当天出诊的专家。”骨科主任翁习生说。


  门诊部主任王晓波说,截至今年9月,医院主治医师不限号已扩大到心内科、妇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20多个科室。


  “到协和的多半是千里迢迢赶来的外地患者,协和也许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说,“我们希望力所能及地尽量多给病人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就考核什么。”协和医院每出台一项考核指标,都要问一句“病人能否因此获益?”


  为缓解“挂号难”,医院出台严格的医师停诊管理办法,将医师出诊率纳入绩效考核。为缓解“住院难”,医院将科室床位周转率纳入考核,并明确手术不准时开台将张榜公布。医院规定第一台手术须在8时30分准时开台,比以前提前了半小时至1小时。医务处算过一笔账,每台手术间早开台1小时,相当于医院扩建4个手术室,这意味着每年能多给5000名病人做手术。


  只要病人有需要,协和就尽力满足——这是协和践行“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办院新理念的实际行动,更是协和90年来生生不息的奉献精神。


  抗战炮火中,协和院内就接治负伤官兵,并成立抗战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治伤员数以千计。


  上世纪60年代,协和先后有1500人次的医疗队深入村社、高原牧区,为农民看病治病,培训“赤脚医生”。


  2003年,协和又一次走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全院逾千人参与战役,在许多医院都关闭急诊时,协和坚持开放急诊科室,只因“病人需要”。[1][2]下一页90年不曾懈怠的使命:用精湛医术令病患“回春”是“协和”永远的追求


  “到协和的一般都是别处无法诊断治疗的疑难重症,就是想听听最后的判决”“看病看到协和医院,也就到头了。治不治得好都心甘了”……这是病人最朴实的语言,却是对协和最厚重的托付。


  “看好病”是病人最终的愿望,也是协和90年不懈奋斗的目标。


  2010年5月,天津患者王先生坐在协和医院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候诊区内,手心不停冒汗,头脑中不断闪现着记忆:因体检发现胰腺有占位,当地医院在给他开腹后又照样缝好,“难度太大,转院吧。”


  而此时,房门紧闭的诊室内,9个科室的10多位专家的眼睛盯在一排影像资料上。“消化内科先做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出来后明确诊断,如病情需要直接由基本外科胰腺组收住院手术”,20多分钟后一套诊治方案“出炉”,王先生似乎踏过冰火两重天。


  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自2010年5月11日开诊以来,已让390余名疑难重症患者得到科学诊断和治疗。“医生往前多探一步,患者就能少走很多冤枉路。”赵玉沛说,会诊中心可以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诊治质量;还可以带动医生学术水平整体提高,促进医院培养全面思维的医学人才。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协和还建立并推行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试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和医生工作站高危药品警示系统等举措。


  当一名住院医师下医嘱“输入剂量环磷酰胺400毫克”后,电脑上跳出一个对话框:“环磷酰胺单次给药最大剂量为200毫克,您确定要给这样的剂量吗?”医生看到警示后立即修改了医嘱。


  给病人“看好病”,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这是协和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领跑在医学前沿的使命,更是协和90年来一脉传承的精益求精。


  1921年建院后不久,协和就开创了无数的中国“第一”:第一例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第一例左肺下叶切除术、第一例经胸腔食管下段癌切除及胃-食管胸内吻合术……


  近几十年来,协和更是创下了多个“世界领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根治绒癌;建立国际上最大脊柱侧凸数据库,国际上首创PUMC(协和)分型;提出胰腺癌细胞起源和发生的新学说,发现新的人胰腺癌标记物……


  “病人安全是攀登医学高峰的基石。如果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看作‘0’,那么安全就是‘1’。失去安全,一切成绩无从谈起。” 医院*委书记姜玉新说。


  90年不曾断裂的理念:关爱病人是“协和”永不丢失的“人文”


  这是多年前的一件事——


  协和急诊科,几个人一边喊“快救救我妈”,一边把一位95岁的老妇人推进来。经过诊断,医生确诊是脑干梗塞且不可逆转。但看着几个壮汉,谁也不敢上前去交代病情。


  这时急诊科副主任王仲把家属们领到一间小屋:“哥儿几个,说说咱妈的病情吧……”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于无形。3天后老人去世,家属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一悲痛的事实。


  “医生要可信,更要可亲。”王仲说,避免医患矛盾的秘诀就是“沟通”,“只有说不明白的医生,没有听不明白的病人和家属。”


  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的较量场,急诊科则是战场上最激烈的前线,也是医院最易出现纠纷的地方。但协和急诊科却喊出“消灭投诉”的口号。急诊科主任于学忠说,这样的信心源于科室严格的医患沟通培训和人文理念的传承。


  古语云:“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然而,现代西医的专业化和技术化,让医患之间越来越远、越来越冷。协和人早已感知这种情感隔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首先倡导“人文医学”。


  “看病人不是修理机器”,这是医学大家林巧稚留下的名言。协和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将恩师的这一精神传承延伸,他说:“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个处方是关爱。”


  关爱病人,让病人重获健康与温情——这是协和具体行动释放出的温暖,更是协和90年来一以贯之的人文理念光芒。


  协和早在1921年就成立了社会服务部,后因历史原因被撤销。但在新形势下,协和再次恢复社会服务工作,帮扶患者、沟通医患关系。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就能看到身着白大褂、披红色绶带的人,她们当中有些人已头发花白。“她们都是退休护士,对医院熟悉,也有经验。”王晓波说,医院对许多病人来说就像“迷宫”。“现在有这支高素质的‘导医队’,能给病人很好的引导。”


  医院还想方设法扩大预约号源;推出“银医卡”实现了ATM机上自助挂号缴费……这些都是协和为病人提供方便就医环境的细节变化。


  “永远不变的是立场,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赵玉沛说,当站在患者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工作时,提高医疗质量、狠抓病人安全、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把“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落到实处。


前一页[1][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