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经济滞涨是短期表象如何在滞胀时期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http://www.xxzywj.com/m/

前言导读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总的来看,由于受到三季度疫情和汛情等因素的冲击,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和国内部分能源、原材料产品的供给偏紧,也造成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是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

CPI与PPI“剪刀差”意味着什么

10月份,CPI和PPI的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从涨幅扩大情况看,主要还是由于PPI涨幅扩大,带来CPI和PPI的差距在扩大。

数据来源:Choice,CPI与PPI差值:当月同比(%)

CPI与PPI“剪刀差”的扩大,意味着国内各个部门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工业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这个剪刀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复苏的情况。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CPI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等多个方面。通过CPI指数可以看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趋势。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称为“核心PPI”(CorePPI)指数,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需的影响,波动剧烈。PPI主要由生产资料(采掘、原材料、加工)和生活资料(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权重约为75%,而生活资料权重约为25%。因此,PPI价格变动的大部分原因在于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PPI的变动对预测CPI的变动是有用的。

PPI与CPI之间的价格传导规律

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

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我国CPI和PPI的联动性在年之后减弱,CPI变化更多与猪周期相关,PPI变化则反映大宗价格的变化。

付凌晖介绍,从PPI的总体情况看,PPI上涨主要还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上游行业价格上涨带来的。10月份,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7.9%,影响PPI上涨了13.36个百分点,占整个PPI涨幅达到99%。其中,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价格分别上涨了66.5%和25.7%,涨幅明显高于中下游的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涨幅。

从影响因素看,PPI涨幅扩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近期,国际能源供求比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上涨了16.1%,影响国内相关的石化行业价格上涨。10月份,PPI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上涨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31.5%。二是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供给偏紧带来的影响。10月份,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7%,钢铁价格上涨39.9%。

而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在加大,部分能源产品供给偏紧的状况也在逐步得到改善。尽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增供的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付凌晖表示,下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生猪产能目前总体上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还在下降,将拉低CPI的涨幅。

通常而言,宏观经济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也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根据指标对经济周期反应的时间,一些指标被称为领先指标,另一些被称为同步指标,还有一些被称为滞后指标。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像能源、金属产量以及广义M2、社会融资数据等,就属于领先指标,而CPI和通货膨胀,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滞后指标,而所谓“滞后指标”,就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相比PPI指标,CPI也是一个明显滞后的指标。下面的这张图,就是年迄今美国的PPI通胀率与CPI通胀率的对比,明显可以看出PPI通胀率数据要领先CPI通胀率数据2-6个月。

消费者购买到的东西,通常是工厂使用1-3个月前甚至更久之前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所以价格还没变化,但如果生产商采用的原料涨价了,他们自然会把涨价后原材料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售价给提高。但生产商不可能将原材料上涨或下跌的全部成本(或损失)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再加上技术进步、产能过剩、政策调控等,生产商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PPI通胀向CPI通胀传导的过程,所以,CPI通胀变动幅度通常会远低于PPI通胀变化幅度。

以上两条逻辑,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适用的。观察中国的通胀数据,PPI通胀率,年5月份就暴涨到9%左右,此后持续维持高位还继续上涨,但CPI通胀率,却始终没有上涨,维持低位已经有5个月时间。

不过,滞胀除了通货膨胀的“胀”,还有个“滞”字。要知道,滞胀(stagflation)这个词本身,就是stagnant(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合成。相比容易确定的通货膨胀标准,经济停滞这个指标,就略有点复杂。西方经济学者一般认为,所谓的经济停滞,就是实际的GDP是0增长或者负增长,特别是,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增长率为0或负增长——这就是典型的经济衰退,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停滞。

美国经济研究所(NBER),从月度数据出发,综合考虑了实际GDP、商业周期、政府部门GDP修正数据等因素,给出了一个美国版的精细的“经济衰退”标准,被美国官方采用:“持续超过数月的经济活动严重下滑,通常在实际GDP、实际收入、就业、工业生产、批发和零售销售这几个方面反映出来。”另外,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失业率通常也会被纳入“滞胀”指标的考虑之中,即便经济增长指标不能满足衰退的条件,但失业率高企(以美国为例,高于6%可以称为高企),这依然可以称之为经济停滞。在具体的实践中,定义经济停滞的时间周期要长于经济衰退。

在一个或两个经济周期里,哪怕中间一度有非经济衰退的时间,只要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通货膨胀严重,实际经济增长率很低,失业率高企,这一段时期依然会被整体定义为“滞胀期”。在过去的60年间,算上年的疫情,美国一共有9次NBER所定义的经济衰退。但真正被称为“滞胀”的时期,实际上只有-年的那一段时间。

下图中灰色竖条,就是NBER所定义的、由美国官方所认可的美国经济衰退期,再进一步叠加PCE(美国官方采用与CPI接近的PCE指数评估通胀)通胀率4%+和失业率6%+,只有红色阴影的时间段,才能被称为“滞胀”期。

类滞胀时期的风格与行业表现

市场普遍将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升的阶段定义为滞胀,通常以CPI是否大于3%作为滞胀和类滞胀的划分点,年之后暂未出现典型的滞胀环境,更多情况下是类滞胀。类滞胀期间的权益资产投资有两条主线,第一条是涨价,CPI上涨→消费品价格提升→消费股股价上升,第二条是对抗经济增速的下行,增速高的成长板块通常也有较好表现。

为更全面地刻画类滞胀区间,我们以CPI和PPI作为价格变化的指标。另外,GDP同比的波动性下降,季度更新频率也不利于更准确地划分区间,因此我们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经济增速变化的指标。

数据来源:Choice,CPI,PPI,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我们分别按照CPI、PPI同比的变化、工业增加值同比的变化,找出历史上的类滞胀区间,其中年6月至年2月、年3月至年7月为典型的滞胀环境。

从股指表现来看,与经济增长相关度较高的上证50指数在类滞胀期间通常表现一般,而以中小成长股为主的中证和中证指数表现较好。类滞胀时期消费和成长表现通常更好。

从风格来看,消费和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其中在CPI上行幅度较大的区间,消费板块表现更好,而CPI较低的区间如年4月至今,消费板块整体表现落后于成长和周期风格。

虽然同为涨价主线,但周期风格仅在两个时间段表现相对优于其他风格,取决于PPI同比的上升幅度和数值大小。一是年6月至年2月,PPI同比从2.49%的低位快速回升至6.62%的高位,二是年4月至今,PPI同比无论是上升幅度还是数值本身均维持在高位,且每月均高于市场预期。

落实到具体的行业来看,周期中的有色金属,消费中的食品饮料和医药,成长中的电气设备、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在类滞胀环境中表现更好。除至年之外,无论是以CPI还是PPI划分的类滞胀区间中,有色金属均是周期中表现相对占优的行业。此外,在CPI上涨的类滞胀环境中,食品饮料和医药板块上涨更多,当PPI上涨,但CPI未涨时,如年5月至9月,消费板块整体表现欠佳。

钧誉视角

钧誉资产作为亚太地区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