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经济七十年轨迹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图片来源:pexels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下旬,一波促进消费的政策袭来,涵盖便利店、汽车、文化旅游等多种消费模式,在空间上跨越城市与农村,在时间上从白天延伸至夜晚。一幅促消费的政策版图正立体地构建起来。

在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将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内需的增长潜力被不断挖掘。在今年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被提出作为今年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如今回望过去70年,从使用粮票的有限供给到如今的想买就买,从用现金支付到如今移动支付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无论是消费方式,还是消费规模,一场变革已经确切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短缺到充裕,70年来零售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亿元,到了年则增长至38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最直接的体验就是,越来越多的商场建起来了,逛商场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一。商务部的报告显示,截止年底,全国大中型购物中心项目数量已经超过家。

消费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网上零售持续扩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比年增长2.2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年的27.5%提升至年的45.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也从3.3个百分点提升至4.1个百分点。

然而,未来我们的消费究竟如何进一步升级?消费作为主导型的经济又该如何建立?对此,时代财经专访了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促进处处长陈丽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

购买力提升引领供给创新

时代财经: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收入却与消费呈现越来越大的“剪刀差”,如何让居民在有能力消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消费意愿?

陈丽芬: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与美国、日本、韩国等相比较,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要制定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等措施调节收入分配,通过深化高等教育、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来提高居民就业本领,从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要降低居民消费支付成本。提高消费品制造业的水平,增加高质量消费品供给;减少进口消费品的税费成本,减小国内外产品的价格差距;降低房价、医疗、教育等的消费支出成本,鼓励科技型消费品销售。

依绍华:首先,完善制度供给、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能够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模式,从而产生新的产品或服务供给。

其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公平竞争环境,能够使企业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