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旧袈裟几经转手,拍出13亿的天价,来历 [复制链接]

1#

“我出万!”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位女收藏家再次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誓要将台上的那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纳入自己的藏品库。而台下的藏品主人老秦也被这一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年9万元入手的袈裟,如今价格居然翻了多倍。

老秦是北京本地人,在一家艺术品拍卖行做文职工作。从小热爱古玩的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大收藏家,但他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一件艺术品的零头,想要走到那一步,谈何容易。即便如此,老秦依旧常年出没在各大拍卖会场和古玩市场,期盼着有一天走狗屎运,能够捡到漏。年,在一家拍卖行内,一件标注为“清末黄缎子袈裟”的藏品吸引了老秦的注意,因为其他藏品的价值太高,导致拍卖者对这件藏品提不起兴趣,一直无人问津。最后,老秦以9万元的低价成功入手。然而很多业内的同行看完袈裟后都直摇头,认为这是一件没有“前景”的古物,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老秦却将其视若至宝,每天上班之前小心翼翼的包好,下班后再拿出来细心研究,期盼着能够找到一些得道高僧使用过的痕迹。可惜整个袈裟除了有一条缝合过的裂缝外,没有任何起眼的地方,可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裂缝,让老秦起了疑心。透过袈裟缝隙,老秦总能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些金色的花纹,难道里面暗藏玄机?纠结了很久的老秦,心一横就用剪刀将缝合处给拆开了,紧接着一张绣满经文的黄色绸缎出现在眼前。老秦激动坏了,一眼就认出这是一件陀罗尼经被,虽然是给死人用的,但在古代只有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才能使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它的价值,老秦托关系找到了故宫博物馆内的一位资深文物鉴定专家帮忙鉴定。专家看过之后震惊不已,之后更是翻阅了很多典籍,研究了许久才敢确定:“这的确是一件给死人用的陀罗尼经被,但它却是用缂丝制成。”缂丝被称为“织中圣品”,而这个是采用了具有“软黄金”之称的藏羚羊尾绒毛和真丝混合织成的缂丝,属于最高等级。专家坦言道:“你这件和故宫博物馆内的那件是一个等级的。”听到这话的老秦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真捡到了大宝贝,一件最高等级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年,老秦将“缂丝陀罗尼经被”带到了一所高级拍卖会上拍卖。该藏品一出,瞬间力压全场,吸引了在场所有收藏家的目光,富商们频频举牌,金最终经过11轮的加价,被一位女富婆以万的高价收走。年,女富婆花重金请了5名资深文物专家组建成专家团,对“缂丝陀罗尼经被”进行了进一步鉴定。专家们发现,被子的工艺具有明显的清中期特色,并且上面特别标注了“左右脚掌”和“左右肩”的位置,其质地,织法,文字也都具有明显的乾隆时期印记。最后,众专家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盖在乾隆皇帝身上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年,“中美宏凯威爱心慈善拍卖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亚洲会堂内隆重举办,作为压轴藏品之一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再次惊艳整个会场,最后以1.3亿的价格成交。俗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这件陀罗尼经被还是乾隆皇帝使用的,其价值堪称国宝。各位看官觉得,1.3亿到底值不值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