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凋敝与国家长期的农村补贴城市政策不无关系。
5-60年代的统购统筹,农业补贴工业,完成了原始积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基础。接着60-70年代的上山下乡,农村吸纳了大量城市无法就业的年轻人。然后80-90年代的国企改革,农村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国企下岗职工,同时消费了城市的产品剩余。最后是城市化,国家公共服务如住房,医疗,教育的市场化,强迫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货币化,实际上也使得农民工被迫交出了农产品的剩余价值,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资金。
城乡剪刀差一直存在,国家要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但是农村也一直是中国经济危机的压舱石和缓冲剂。如果农村不在了,以后又能哪里去缓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