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大神剪李敏杰小剪刀大写意 [复制链接]

1#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o9v2f73.html

李敏杰:小剪刀大写意

中视新闻观察员郑志东

我最初认识剪纸,来源于小时候奶奶李英梅在神池县九仁村自家民居木窗上张贴的五颜六色的窗花。若干年后在忻州见到李敏杰、李斌杰哥俩的重量级剪纸作品便有了更深的印象。

剪纸精品均来自生活

一般而言,是真正的艺术家,肯定有自己的代表作。这个代表作的成就和水准,真正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独特的艺术形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映入记者眼帘的《祈福吉祥》、《打粘糕》、《西藏婚俗》、《藏戏》、《金刚手》、《千手观音》、《兔岁添福》、《福寿延年》、《门神》、《风车扇出幸福花》、《雷神火神抗瘟疫》等一幅幅出自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李敏杰之手的小剪纸,因大写意成了全国剪纸作品中的精品力作。

外行看热闹,内行谈门道。听听李敏杰对记者说他创作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吧。《祈福吉祥》作品以佛教娱神(金刚神舞)为题材,西藏面具、佛造像为场景,通过艺术夸张、变形、叠加等手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剪纸概念的认知。使得作品更具观赏性,增添了神秘氛围。

《打粘糕》是以畲族生产生活为素材,作者通过自己对畲族文化了解认识加己艺术夸张变形而生成的作品。通过畲族两口的劳作来表达和谐美满其乐融融之心情。

《藏戏》是西藏特有的地方剧种。也叫温巴面具戏。一般化装时头戴面具的居多,开场时手拿道具(达达吉祥物)五人或七人一组,有规律跳跃入场……帐篷是藏戏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上有装饰纹样。李敏杰通过藏戏人物、藏族门饰、帐篷为元素,相互糅合、加以夸张变形,来表达这种文化,让藏文化走出藏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西藏婚俗》是西藏特有的婚礼习俗。画面中,送亲队伍浩浩荡荡,领队的是男方德高望重的家长,骑着马手持(九宫八卦图)。其次是骑着马儿送亲的女方舅舅,新娘骑着怀孕了的白马或是带着小马驹。背后拴着(达达吉祥物),边走边哭,哭诉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后是送亲队伍,骑着大马戴着哈达、唱着藏歌一路前行。男方在路途中设三个点,来慰劳路途中辛劳的人们。男方的家人欢天喜地期待着新娘的到来,新郎母亲手捧器皿,新郎手捧哈达迫不及待地等着新娘的到来。新郎家门装饰一新,门口摆放着迎接新娘的物件等待新娘的到来。亲戚们背着贺礼有说有笑正走入男方家门。一片喜气祥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为了展现不同时期不同空间面面,作者采用大取大舍,把不同时空的事物溶汇贯穿,使作品达到整体化一的效果。

《金刚手》、《千手观音》吸收借鉴西藏唐卡艺术,用剪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佛菩萨造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免岁添福》采用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寓意、纹样来创作作品。福娃头戴兔头帽,一手拿如意,一手执元宝,两兔守护白菜(百财)。两蝙蝠在福娃两侧,一幅喜气祥和吉庆有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福寿延年》、《门神》采用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寓意、纹样创作而成。

《雷神火神抗瘟疫》是李敏杰今年在武汉抵抗疫情时,修建雷神山、医院创作的作品。因建设时命名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相关。他在创作时首先想到雷神、火神,让雷神、火神守护每家每户驱除瘟疫,让瘟疫无处藏身。敏杰创作中吸取了门神元素,同时吸取了唐卡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雷神火神除瘟疫》。

一剪之长靠十年功夫

你别小瞧这些小小的剪纸作品,惹没有绝对的功力,很难敲开这扇半精致的艺术之门。

在第二届“广灵剪纸奖·神工杯”剪纸职业技能大赛中,项目是民间工艺制作,大赛内容分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比赛和展示作品三个部分。他在理论知识考试中,沉着冷静,一丝不苟;他在操作技能创作中紧扣主题“精准脱贫、共奔小康”,将现代设计理念引入传统剪纸技艺,同时引进多层、套色、点染等技艺,创作出《风车扇出幸福花》这幅独具特色的作品;展示的作品功力深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李敏杰现场创作的《风车扇出幸福花》采用七、八十年劳作时场景来反映和谐美满、幸福生活。

经省内剪纸行业专家、学者的评选和审核,大赛有6名优秀选手成为幸运儿,张善东、张慧芳、李敏杰、冯雪梅、王慧英、殷润秀位列其中。这次主要是从创意和技能出发考核,李敏杰榜上有名。

李敏杰是决赛前3名的优胜者,由省人社厅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剪纸高手的前功今荣

记者在忻州市秀容古城采访李敏杰,他兴趣盎然谈起相关剪纸的许多故事。

李敏杰,年3月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他是中共党员,忻府区政协委员,中共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

剪纸非天生。李敏杰的剪艺竟来自西藏。年12月至年12月在西藏拉萨市部队政治处宣传部门工作。这期间,他向西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丹巴绕旦学习唐卡技艺。向西藏文联主席、美协主席韩书力学习国画技法。年12月至年9月他在北京画院石齐艺术工作室学习。年9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研修班学习。年5月在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学习。年11月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工艺美术高级人才研修班。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因一剪之技,他擅长剪纸技艺,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入选多部典籍。著作有《西藏面具剪纸》、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西藏名胜》明信片由中国邮政出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有关大型展赛,多次获金、银、铜奖。在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十大神剪”称号。在第一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金奖。

小剪纸融入大艺术圈

李敏杰深知艺术来自生活,只有热爱生活耕耘事业艺术之树才能长青长新。他的剪纸作品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很大程度上来自第二故乡西藏文化的渗透影响和个人领悟。

剪纸,一把剪刀一片纸,产生美感。李敏杰已进入了从形似向神似的一种过度,外行也可理解为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他近年来着重人物肖像的剪纸塑造。第一幅肖像给某省一位省委书记剪的,受到广泛好评,李敏杰由此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屡有佳作出世。肖像剪纸,形似神似。有别于人物肖像摄影,给人别样的美感。

一路剪来,有时剪不断,理还乱。毕竟人生在世,事事如意不太可能,但敏杰顺其自然,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创作状态,屡有佳作问世,也是人生的一种收获。

剪纸究竟有何价值?今后如何走这条路?剪纸小手艺怎样融入到大艺术圈中?创作闲空,李敏杰也常想这些问题,答案时明时暗,但有一条起码的底线,那就是剪纸描绘生活之美,总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让精神为之而愉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