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在一个印刷术普及之前的世界里诞生,此后基于手写抄本和口头表演等方式,穿越时代的风沙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当我们迈入信息爆炸的时代,“短平快”刺激性娱乐方式争夺着人们的注意力,现代人还需要读唐诗吗?澎湃问吧邀请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冯乃希,一起走进唐代诗歌的世界。
有诗自唐来
澎湃网友NV3Ezi:为什么唐代的古诗高度繁荣,而词却很少有人提及?
冯乃希:与唐代诗歌相比,词显得不是那么有名,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今天对古代文学的理解深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种说法的影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思路,仿佛宋以前的词都不好、仿佛明清以前就没有小说,显然这是有误导性的。这种思路是传统文学史叙述带来的,我们应该对此保持反思。
其次,与诗歌相比,唐代的词创作一般局限于比较私人的宴饮娱乐场合,大约是从中晚唐才逐渐流行的。现存唐代词的数量也相对有限,大家熟悉的有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唐代词被整理成词集是更晚的事情,到五代时期才有了著名的《花间词》。相较之下,唐代诗歌的创作规模更大,唐诗集从唐代就已经产生了,它看上去更加繁荣。
最后,学者通常把唐、五代的词放在一起来研究,分析它们与乐府诗、格律诗的关系,也分析它们对宋代词作的影响。唐代词在学术界是得到高度重视的,只能说它在普通读者那里不如唐诗那么有名气。
MagicWaltz:有一种说法是,唐诗宋词最早的时候是唱出来的,因此很多韵律跟今天也不一样。请问确实如此吗?冯乃希:中国古代的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诗经》就是基于当时的民歌修订而来的;汉乐府诗也大多有特定的曲调,可以表演和吟唱。我们今天在宋词中见到的词牌(如“如梦令”)和元明曲牌(如“天净沙”),都有固定的格律要求,这也意味着它们曾经是可以辅以音乐的,是可以唱出来的。诗词可以吟唱,这个说法是没错的,但这并不是唐诗中部分字韵与今日不同的原因。
我们今天的汉语发音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已经跟唐代的时候产生了差别,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言学问题。简单地来说,唐代的发音比现在的普通话更复杂,音调更多(比如唐代有但现代普通话已没有的入声,);有学者说,它更接近今天的粤语或客家话。这种语言特性的变化,使部分诗句在普通话的发音下显得不那么上韵了。
澎湃网友niIrqe:古时候没有网,一首诗被写出来之后怎样被同好知道,又怎么流传到百姓圈子里?会不会再好的作品也传不出几里?
冯乃希:在印刷术普及之前的时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既靠纸笔,也靠口耳。它并不是我们今天设想的由诗人“写下”某个确定的文本然后对其进行复制,而是在传抄、唱和、表演的过程里逐渐流传开的。
在唐代,诗歌可以题写在寺庙的墙壁上、山间的石头上,也可以由孩童、歌女来传唱。读书人可以借朋友的诗集来传抄,寺庙中也常有抄诗的活动。俗话说的“一传十,十传百”,就可以用来形容古代诗歌的传播过程。《有诗自唐来》这本书正是详细地解释了唐代诗歌是如何流传的,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
《有诗自唐来: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美]倪健著,冯乃希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年9月。现代人还要读唐诗吗
神的鱼儿: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们都要让孩子坚持读唐诗?在现代社会,古诗词除了优美还有别的意义吗?
冯乃希: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其意义不只是能给我们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空间里,充满了未经打磨的、冗余甚至是过于粗浅的语汇表达,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们的读写能力和审美趣味。
重回文学经典的意义,首先是冲击流行文化中潜在的庸俗化倾向,平衡“短平快”刺激性娱乐方式带来的问题。唐诗有其凝练的语言表达,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语言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信达雅”的语言能力。唐诗还展示了许多富有深意的意象和场景,如山川的壮美、边塞生活的艰苦、久别重逢的喜悦,这些体验和情绪值得我们反复琢磨,从中找到自然和人生的力量。
我还认为,读唐诗不应该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应该与现实生活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春天带孩子去看柳树,自然就可以教他“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在念诵的过程里,不仅学习了语言,还可以观察柳叶的样貌,也可以想象春风的形态。这是一种综合而愉快的学习体验。
澎湃网友NV3Ezi:如何看待中小学教材上的诗词解析,唐诗有固定的解读方式吗?或者说我们应当如何品读古诗词?冯乃希:我们现在对一首古诗词的理解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作品本身的字面意思,由于古今生活经验和方式的差异,就容易发生变化。同时,历代点评家、编者的解读,在作品流传过程中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这也会塑造我们今天的理解。您提到的意象固定化的情况,往往是作品经典化之后出现的问题。
也许最初一篇诗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法,它可以是咏物、猜谜,也可同时表达爱情或闺怨。但这种多元又流动的意义会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变得固定,被纳入某种特定的解释当中。我认为,品读古诗词应当回到文本本身,从字词构建的情景、图像甚至声音本身入手,体会诗歌的内容和美学特性。
关于唐代诗歌,你还有哪些问题?欢迎到澎湃问吧提问,或留言一起讨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